彩88-入口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彩88-入口» 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工程» 工程介绍

工程介绍

【字体:

  一、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的背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必须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责任,成为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产业驱动器和决策智囊团,成为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院党组根据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为推动该目标的实现,在财政部教科文司和农业部相关司局的关心指导下,充分借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设想。

  总体思路: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全面提升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能力。

  主要任务: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调整和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4个学科领域及300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新能力,主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科技攻关。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坚持基础研究选项与重大技术攻关相衔接,科学选择科研任务。基于300个研究方向,明确各研究方向内若干个重点任务,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跨学科方向凝炼战略性、长周期、大协作的重大科技命题,开展联合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和提升。

  二是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科学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序列。根据学科体系重点研究方向,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个科研团队,每个科研团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组成。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三是建设完善科研条件。按照“综合性与专业性基地并举,院地共建与共享相结合”的原则,在农业主产区和典型农业生产生态区域,重点建设北京通州、河南新乡、海南三亚等综合性试验基地,加强重大科技设施、科技平台和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

  四是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农业遗传资源、智力、技术及其标准的引进。建立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加强科技资源战略储备。

  二、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期取得主要成效

  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中国农科院国家公益性科研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逐步破除,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形成了想发展、谋创新的良好局面,全院干部职工改革创新的热情极大提高,科技创新工程对科研的引领作用,对改革的撬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农业科研工作发生可喜的变化。

  1.适合农业科研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院体制再造、机制创新。我院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围绕三级学科体系,建立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的科研组织模式,研究方向和目标更加聚焦;建立以长期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投入机制,解决了农业科研长周期与科研项目短时限的矛盾;建立了分级分类绩效考评和研究所综合评价制度,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调整优化研究所布局,食物营养所正式成立,农业基因组所、都市农业所获得中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全国农业科研力量开展基础性、长期性和区域性农业重大问题研究。开展种业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权益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成果转化新机制。

  2.科技投入与科研产出大幅度增加

  在科技创新工程引领带动下,全院科研攻关热情空前高涨,科技投入和科研产出成倍增长。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院财政收入133亿元,较“十一五”增长近35%。科技创新工程、改革启动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稳定性支持经费逐年增加,累计达38.32亿元,占同期财政专项经费总量的50%以上,是“十一五”末的3.21倍,稳定支持科研的环境初步形成。我院主持各类国家项目2026项,留院经费32.9亿元,是“十一五”的2倍以上,主持了农业领域国家主持科研计划项目1/3,体现了国家队的主体地位。五年共获国家科技奖励成果31项,其中科技进步奖23项,发明奖7项,自然科学奖1项,实现了国家三大奖全覆盖。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其中SCI论文超过8000篇,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多,在《自然》、《科学》系列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是“十一五”的3倍多;授权专利3700余项,是“十一五”的5.4倍;审定农作物品种470余个,比“十一五”增加了31%。2013年以来,全院发明专利授权1626件,植物新品种权为105件;有20项发明专利获奖,占全院历年来全部获奖专利的65%。

  3.科技对农业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依托科技创新工程,开展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2013年起组织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7种作物,奶牛、羊2种动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集成先进适用生产技术136项,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生产模式25套,形成“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由国家、省、市三级创新主体联合形成的全国协同攻关的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网络,全院17个所、42个团队、254名科技人员参加攻关,地方政府及208个有关单位、1700多技术人员加盟协作。经过3年协作攻关,几种作物增产均超过10%,最高达44.7%,每亩最高增效500元;平均减施农药和化肥10%以上,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油菜、棉花等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增产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被纳入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4.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我院国际合作实质融入国家整体外交,“中-巴棉花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被列入习总书记访问巴基斯坦的重要成果,我院牵头建设的“中-古蚕桑科技合作中心示范园”成为中国与古巴合作的名片。我院被推举为APEC农业技术合作工作组牵头人,标志着我国从参与者转为主导者。制定农业科技全球战略布局方案,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分别在巴西、澳大利亚、比利时、哈萨克斯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新建“中-德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等7个。引进种质资源2.8万余份,丰富我国动植物种质储备。筹建“海外农业研究中心”,积极与部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级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农业企业建立联系并开展合作,在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走出去”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技术集成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在“一带一路”和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加大我院重点科研技术向海外的辐射力度,推进成熟农业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杂交水稻、动物疫苗、农业机械和沼气等10多项技术已经走出国门。我院主持的绿色超级稻项目在亚非15个目标国家进行了70个品种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5.科技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十二五”期间,全院新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9.1亿元,较“十一五”增长了22%。修购专项14.2亿元,全院单价2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共计3795台(套)、价值19.67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114.28%和121.67%。建成了国家畜禽改良中心、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农业图书馆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高级别实验室整体进入调试阶段,国家作物种质库立项成功,批复投资2.6亿元。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经济动物生物学省部共建实验室和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部重点实验室、风险评估实验室、质检中心等平台装备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棉花所、南农机等12个综合科研大楼投入使用,建成各类科研及辅助用房27.7万平方米,改造各类科研用房6.5万平方米,购置科研仪器设备6433台(套),研究所试验空间和条件大幅改善。全院试验基地快速发展,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试验基地总数103个、总规模9.46万亩,覆盖27个省(市、区),涵盖29个院属研究所,6个研究所基地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序列。新疆、海南、新乡、张掖等一批综合基地的设施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科研工作开展。

  三、十三五的发展思路

  (一)发展思路

  按照“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统筹推进人才团队和条件平台建设,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凝聚优势力量,整合资源配置,推进全面发展。按照产业链布置创新链,以科研团队为主体,形成纵向产业链条与横向共性技术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体系。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立足发展定位和使命,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特色和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体系,从找准问题入手,聚焦重点任务,采取稳定支持与竞争性经费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构建上下联动、相互协调、分工负责、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发挥好绩效管理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更加符合农业科研规律、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的体制机制,突破一批制约农业生产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具体目标如下:

  建成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建立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打造顶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成高效开放的现代化条件平台体系。完善以问题为导向和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方式、以分类考核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机制、以科技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共享机制和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新途径。

  引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的作用,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组织中央、省和地市三级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强化联合攻关。

  突破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农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取得新突破,新兴交叉与前沿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占领国际农业科技制高点,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引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

  深化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围绕“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结构的主体作用,准确研判世界农业发展形势,强化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合作,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我国全球农业资源配置能力。

  强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转化应用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构建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把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新型农业智库,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三)重点科技任务

  “十三五”期间,按照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发展需求,梳理凝练出科技创新工程19项重点科技任务,以任务为基础,稳定支持科研团队开展持续科技攻关,对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问题,组织多个科研团队开展协同创新,力争取得突破和提升。19项任务是:

  1.粮食作物定向设计育种;2.园艺作物定向设计育种;3.动物新品种国产化选育;4.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5.重大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与防控;6.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7.典型区域农业环境污染防控;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全程控制;9.农业智能化设施装备研制;10.农业生物组学创新与应用;11.农产品功能提升与梯次加工;12.农业大数据挖掘应用;13.全球农业信息资源挖掘利用;14.转型期农业发展政策研究;15.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16.畜牧业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17.西部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18.都市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19.海外农业技术集成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