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入口

主要做法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成果转化局、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11-20     【字体:

    1.加强组织管理创新,提高项目执行效果
    一是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成立了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项目实施,并负责立项审核、咨询、评估和日常监督管理。二是按需择优遴选项目团队。根据项目实施需要,遴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相关学科专家以及院内外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组建实施团队。项目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牵头,汇集了农机化所、植保所、资划所的优势研究力量,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荆州市农科院等油菜科研、推广示范优势单位共同开展。三是积极加强技术指导及宣传。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培训和服务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示范区域的工作开展,并对好的做法加大宣传,加快项目成果的推广。此次活动吸引了长江流域11个油菜主产省农业主管部门、湖北省重点地市与油菜主产县(市)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当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的负责人和油农300多人观摩学习。此外,还吸引了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宣传。
 
    2.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提高项目产出效率
    一是坚持以综合技术集成创新为主。通过单项技术之间相互融合,形成整体,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二是坚持以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为核心开展链式创新。技术创新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播种、产中管理、收获等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全生产链的技术支撑。三是坚持协同创新。多个研究团队开展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几乎每项核心技术都包含两个以上技术支撑单位,是多个单位、多个专业协同创新的结果。
    3.加强技术示范模式创新,提高项目影响辐射力
    从2012年开始,油料所根据我国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的规模和耕作方式,通过土地流转,针对性地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攻关与示范的探索。一是在各地农业主管部门的协助下,直接与示范区农民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季节性流转冬季耕地的方式,模拟家庭农场规模(200~1000亩),开展高效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实现了技术示范规模化。二是征集国内有关单位研发的9大新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实现了技术示范集成化,打破了长期以来油菜生产各个环节技术相互脱节、独自示范、互不配套、无法形成合力的局面。三是根据当地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资源情况,指导其购置先进的农机装备,为示范区提供“飞防”等先进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四是实行产业化连接,将示范生产基地与当地油脂加工企业对接,采取订单生产方式,对高含油量品种优质优价收购,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了示范产品的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