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入口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彩88-入口» 彩88-入口» 专家观点

金轲:生态文明新时代草原围栏建设思考

【字体:

  在我国牧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实施草场的家庭承包制,草场逐渐划分到户,草场围栏也随之零星出现,其主要功能是划分草原边界。随着畜草双承包到户改革逐渐深入,围封草地的家畜生产效率和牧户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推动了牧户对围栏建设的积极性。2000年以来围栏作为生态修复工程进入牧户,国家也增大对围栏建设的补贴,逐步启动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级生态工程,工程项目设有专项围栏建设任务和补贴。围栏建设作为草地退化恢复保护的重要内容,推动了牧民对围栏建设的积极性和在牧区的全面普及,围栏封育逐渐发展为被社会公众认可的恢复退化草原省钱、省力、最为可行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对调节植物种群特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土壤条件和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伴随着围栏建设发展和利用年限增加及不合理过度使用,围栏的弊端也逐渐突现,例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地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引发一系列负面生态学后果。因此,当前是否仍然沿用围栏,如何破除草原围栏困局,确需更多更好的科技支撑。

  一、草原围栏封育的重要性

  围栏封育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植被恢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退化植被恢复和草原管理利用中。围栏封育是通过一定的人为干预,解除牲畜的采食、践踏及粪便等外界干扰,给退化草原植被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为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在自身更新能力下进行恢复,促进生态系统演替,增加系统稳定性。围栏措施较其他的草原恢复措施(施肥、补播、翻耕、人工草地等)具有投资少、简单易操作、易实施等优点,因此成为植被恢复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采取围栏封育的措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退化草原,草原生物量也在短期达到较优状态,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明显增加,生产力提高;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植株高度、盖度、密度和植物种类组成及建群种和优势种的比例均显著增加;围封措施后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蓄水能力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和磷等养分增加,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也明显提高,进而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恢复,从而达到恢复退化草原的最终目的。围栏封育的结果受草原类型、退化程度、围封时间、封育方式的影响。

  二、草原围栏封育建设的几个误区

  一是围栏封育不是自然恢复方式,而是一种人为干扰。多数人认为围封是一种自然恢复方式,其未添加任何处理措施。但实际上围封完全排除了草原上动物对草原的调控作用。这种排除家畜影响的方式势必因为植物超补偿生长,导致退化草原的强烈反弹,因而长期围封禁牧不是一种天然草原的自然恢复措施。

  二是围栏封育时间的延长对草原恢复作用不显著。长期围封在短期内对草原恢复起到缓解作用,团队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黑龙江省嫩江草甸草原、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以及撂荒地植被恢复研究中,充分证明围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围封后草原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蓄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随围封时间逐年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和种群密度有所提高,其中荒漠草原、撂荒地恢复最快,效果最为显著,草原恢复到以多年生植物如羊草和针茅等建群的群落类型,草原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在63.5%-113.5%之间,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产草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距离草原整体的恢复相差甚远。围封下所谓草原恢复,更像只是一种短期反弹,其对原生植被的恢复所起作用不大。大型土壤动物丰富度、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密度-类群指数、密度都表现为封育19年样地最高,封育32年样地次之,放牧样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变化趋势。土壤动物的变化主要与封育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有关。而且,长期围封恢复下杂草占有较大空间,是一种单纯封闭和不稳定不完善的生态系统。

  三是大面积一刀切的围封恢复草原的推广不利于草原恢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草原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害的。随处可见的围栏,既影响了交通和动物的活动,也对草原植被的自身发展规律造成影响。围栏不仅对风滚植物迁徙产生影响,而且也对自然状态下的积沙、积雪造成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新时期草原围栏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理念,草原围栏建设也更要尊重新时代发展的科技需要,树立“围栏无罪、科学规划、合理使用”理性思维,科学划分退化草原类型及退化程度,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围栏,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草原围栏建设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将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草原自然保护区纳入区域大围栏建设范畴,该撤则撤,该合则合,精准施策。科学合理地规划使用围栏,该用则用,用则合理,要划定最少使用面积、合理设计围栏走向、合理设置动物迁徙走廊,建立健全草原流转、合作经营、联户经营的体制机制,鼓励实施牧户联合经营的围栏草场,多举措多功能性建设高质量围栏生态工程,提高现代化草原管理效率和家畜生产效率,推动区域草畜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通讯员 乌兰巴特尔)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TOP